这对音箱的声音确实在各方面达到一个令人讨喜的均衡度;并且拥有几项容易听出、且迷人的特质,令人非常赞赏。
德国音响品牌,在音响迷心中的地位当然是一流佼佼者,但有时候稍微高昂的售价,许多预算有限的玩家,还是只远观而不敢实际拥有。但,拥有德国优异音箱其实没有那么困难, Canton这个品牌,自1972年由四位发烧友成立的HiFi音箱厂,至今已近五十年了,不仅在欧洲是销量最大品牌,在德国的销量甚至远高于其他品牌。
产品虽多,皆独特有料 来看到Canton官网中的产品分类,会发现其实颇为复杂且多元,最顶级的有Reference旗舰系列,再来是HIFI系列,旗下有最多的产品支线。另外则还有家庭剧院以及主打无线的产品领域。Chrono 90DC,就属于HIFI系列中的Chrono产品线,在系列中排行第三,上面还有Chrono SL与Vento产品线。而这个Chrono目前也是演进至最新世代,Chrono 90DC就是现在这个产线中最高阶的落地音箱型号。
马上来看看Chrono 90DC在规格上有哪些特点。首先它是三音路四单体低音反射式设计,中音单体在最上面,再来是高音单体,下方有两颗低音;分频点为300与3,000Hz,也就是说下方两颗低音仅负责300Hz以下的频段,势必能让低音单体的负担大为减轻,同时发挥单体的最佳表现。而大部分的中频都是由上方的中音单体发出,加入一点MTM的排列概念,让声音相位更为精准。
▲外观:Canton Chrono 90DC的外观设计显得方正简约,中规中矩的造型,颇有德式传统风范。底座下方可以另行安装所附上的脚钉,能使箱体共振更少。
▲正面:Chrono 90DC的中音单体在高音之上、两颗低音在下,当初我打开这对音箱的时候,在还没研究前,看到其中音与高音单体的振膜,只知道是金属材质,但肉眼就能察觉其散发着很不一般的、彩虹色散般的光泽!果然一查才发现这单体大有来头,这可是钛振膜单体!
▲背板:低音反射孔位于背板,摆放时请留意与后墙距离,基本上此音箱低音的量感还不错,可以不用靠近后墙太近来摆位。搭载Bi Wire端子,必须留意的是此音箱端子处的凹槽设计较侷促,若音箱线本身端子太大(尤其是Y插形式)、或线身较硬朗的话,安装上会较为受限;如使用香蕉插的音箱线则会比较好用。
满满的「钛技术」 再来要揭露Chrono 90DC最特规、最罕见、同时也最佛心的部分。Chrono 90DC是Chrono系列中,唯一一款在中音与低音使用「钛振膜」的型号!综观Hi End音箱市场,要用到钛振膜的音箱,说实话我一时间还想不出来有其他。在HIFI系列中属较高阶的Chrono SL以及Vento产品线中,也都有搭载钛振膜中低音,但Chrono系列从Chrono 80DC往下就都是铝振膜了。由此可见Chrono 90DC似乎有点是给有看规格的内行人,直通高阶技术之隐密捷径!
Chrono 90DC搭载的是两组八吋钛振膜低音单体以及一组七吋钛振膜中音,直径也比Chrono 80DC的铝振膜要来得大。另外,在Chrono 90DC、Chrono SL以及Vento在描述钛振膜低音单体的介绍中,表示其使用了新的「Double-Cone连续表面」技术,所谓「连续表面」,由外观上来看,应该是指其没有像中音单体或是较低阶型号的低音单体上有防尘盖与振膜的那圈接缝,如此一来可以使振膜声波发散较有一致性、同时也能让振膜的刚性提升。
再来,Chrono 90DC的单体悬边也用上了Canton标志性的「Wave Surround」波浪形设计,Chrono 90DC使用的是两层波浪形;如此设计,可帮助单体在运动时,快速吸收单体由作动到静止时产生之多余能量,使音染大幅降低,同时也因为不会有多余的震波干扰到单体作动,能让速度更快,低音更清晰、更能有效率的精准传送声音能量感。原厂资料也指出,在单体后方,本作也使用了「钛制单体框架」,钛本身就是一个质轻、刚性高的材料,应用钛来打造单体框架,表示了可以使用更少的材料、更简单的架构,来达到其他材质所建构出的性能;简单架构之单体框架可成就的,就会是让单体之散热性能更好、空气流通的成效更优,结论为单体失真更低、效率大提升。
明确的声音特质,精彩! 这次试听,第一套搭配为Lindemann Musicbook Source连接两部Musicbook Power 1000,以Bi-Amping方式驱动音箱,讯源为Audiolab 8300CD作数位输出。这对音箱的声音确实在各方面达到一个令人讨喜的均衡度;并且拥有几项容易听出、且迷人的特质,令人非常赞赏。
播放海菲兹的小提琴,这里可以先感受到第一个特质,那就是它的高频拥有一抹怡人的甜味。那种甜,是那种高级水果的自然清甜,而且带有爽脆度;在小提琴琴音飘出的时候,完全不会冲或刮耳,也没有任何时刻会觉得干瘦。即便是高把位的音域,我依然可以品尝那弦与木头琴身共鸣出来的实体感,提琴声音悠悠,带有明显却内敛的擦弦质地与纤毛感,不过分硬刻化,是柔顺与细致的完美融合。
特别的是,在小提琴表情、力度强弱的变化,这对音箱传真得相当清楚,那种隐藏于乐曲中的戏剧张力,确实能感受到。讲到这里,就要带出这对音箱的另一特色,那就是速度感,这对音箱的中音与低音单体的悬边都有双层Wave Surround设计,让振膜作动的反应速度很灵敏,且能有效降低失真发生的可能性。播放起大编制的乐曲,特别可以听出在场面控制力的强悍,很多大开大阖的段落,都非常明确,场景转换迅速,几乎没有模糊地带。
再来第三个特色就是聚焦明确、音像凝聚感非常强,播放Bob Marley「Natty Dread」专辑,我实在惊艷于这套系统对音像聚焦呈现的准确度,Bob Marley的人声定位实在精细,完整的浮凸于舞台上,而各别乐器的解析也是一样清晰,雷鬼乐的节奏感强烈,但我可以透过这套系统的传真,明确听到在「No Woman No Cry」当中两把吉他的定位,以及Keyboard与电贝斯的一搭一唱,因为这些乐器的声响在本作品中都相当短促且相互交叠,但在这里我却可以三两下就清楚分辨出来,而且乐器还拥有好听的质感;在「Natty Dread」专辑中,其实我也开始要进入品尝此音箱低频表现的阶段,我已经感受到,这音箱的低频是能抓住耳朵的!一贯的特色,就是快速。很多人常会认为,音响评论员一旦用快速这个字眼来说低频,就会是隐喻低频不够。Canton这对音箱,其低频是绝对足够的、下潜也是确实有的、punch也是有力的,但是那种速度感,其可以把低频带入一种更细微的层次剖析,这是一般那种松软、厚重的低频声响所无法体会的。
约翰威廉斯与慕特合作的「Across the Stars」,时常拿来测试系统。身为电影音乐爱好者的话,也绝对不能错过;我认为本作由于是殿堂级配乐大师约翰威廉斯亲自指挥,所以保有非常多原始原声带作品中的电影氛围,录音更是无可挑剔的精致,怎么听都不厌倦,是从里到外的惊艷。接着换上Hegel H90这部扩大机,可说是充分的感受到此音箱超级好推的特质,而且Hegel饱满、厚实的声底,与Canton这对音箱有了十分巧妙的声音互补。透过这套搭配,声音听起来更有重量感、在中低频部分量感明显增加。象是在约翰威廉斯与慕特的「Across the Stars」专辑中,我特别可以听到在大编制曲目中铜管、弦乐低音部那爆棚的气势与强度,但细节仍然一等一,当我听到低音提琴擦弦的质感出来时,那显著的腔体共鸣以及弦与指板的共振感,我就知道这低频细节绝对是够多、且真实还原出乐器原貌之表现。
播放森进一与千昌夫的全曲集,出来的声音真的是发烧到不行啊!男声非常饱满有厚度,但是又可以清楚的听到这两位经典歌手演唱的高超功力,表示在声音的细节掌控度上也是极为细腻的。象是在森进一「ひとり酒場で 」、千昌夫「北国の春」这两首名曲中,人声居然没有过去印象中音像过大的问题,而且音场超宽,许多配器都直接拉到更旁边的位置,并且形体明确、乐器大小确实,完全是最顶级的现场演奏感!
▲在音响二十要中的表现,面面俱到,各方面的声音都表现得非常均衡。
不热销才怪! 透过以上两套系统,我认为都足够表现出Chrono 90DC这对音箱极为优秀的体质,速度快、层次感丰富、失真极低是最强的印象;在声音取向互补的H90扩大机搭配下,下盘量感更突出,在人声饱满度、大编制气势磅礡感更能震撼人心。我认为买这个音箱真的是万用,不论您喜爱的音乐类型为何,只要透过相对应取向扩大机的搭配,都能朝那个心中理想的方向走去,重点还是维持住上述那基本的傲人优势性质;还是欧洲制造,我怎么能不大力推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