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最爱B&W:一位屏东爱乐者的音响路

作者:郭汉丞 图:郭汉丞 阅读数:5316 发布日期:2013-12-06

摘 要:如果我告诉您,有一位忠实的音响迷很喜欢B&W,买下了801D,您大概不会觉得意外或特别,但如果我告诉您,这位音响迷从801D进阶升级,换上了800D,您大概也觉得很合理,因为那是改朝换代之后的新旗舰。可是如果我把故事继续往下延伸,800D之后,故事的主人翁把喇叭换成了B&W 四十周年纪念,您可能会就会觉得特别了,怎么800D接下来的升级竟然是四十周年呢?那不是越换越小吗?

 

如果我告诉您,有一位忠实的音响迷很喜欢B&W,买下了801D,您大概不会觉得意外或特别,但如果我告诉您,这位音响迷从801D进阶升级,换上了800D,您大概也觉得很合理,因为那是改朝换代之后的新旗舰。可是如果我把故事继续往下延伸,800D之后,故事的主人翁把喇叭换成了B&W 四十周年纪念,您可能会就会觉得特别了,怎么800D接下来的升级竟然是四十周年呢?那不是越换越小吗?

 

是的,您没看错,这就是屏东蔡先生的「最爱B&W」音响之路。

 


从B&W 800D变成尺寸更小的「四十周年纪念」机

 

当鸣曲张先生告诉我这个故事的时候,说实在的,我心着实里有些纳闷。因为喜欢B&W,所以一开始就挑选B&W旗舰喇叭801D,是很合理的抉择。一次到顶,该伤脑筋的只有扩大机,那801D的大尺寸15?低音单体不好驱动,对功率要求很高,而且不只后级功率要够大,还需要很好的音质,才能推出动态庞大,同时具备细腻表现的801D。我知道早年801D让许多用家伤透脑筋,每每找到功率够大的后级,总觉得声音不够细致,或者低频拖着尾巴,快不起来,问题都出在那个尺寸庞大的低音单体很难控制。

 

 

后来800D问世,采用802D为蓝本,分音器重新设计,装置在喇叭底座,低音单体口径比801D要小,从15?缩小为10?,但是配置了两颗,振膜面积不输一个15?低音,可是驱动起来轻松许多,也让扩大机的搭配容易许多。所以喇叭从801D进阶到800D,听起来也是很合理的升级。可是接下来的转变可就让人百思不解?怎么会从800D变成尺寸更小的「四十周年纪念」呢?而且这不是越买越便宜了吗?难道四十周年比起800D还要来得好?原来答案都在声音的质感上面!

 

来到屏东蔡先生家里,独栋透天厝在顶楼有独立的音响室,宽敞又舒服,这是住在台北的人很难想象的好空间,爱乐者可以打造一间这么舒适的音响室,同时坐拥顶尖音响系统,真是此生无憾矣。问起蔡先生赏玩B&W的历程,怎么会这么特别,答案也很简单:「交到坏朋友了!」喔,抱歉,是玩音响的好朋友啦。这位陪着蔡先生一起玩音响的好朋友是谁?就是鸣曲张先生。

 

追求声音的质感

 

来鸣曲也不少次,见过好几位张先生的客人,总觉得张先生的客人都不太像客人,而张先生也不太像卖音响的人,大家见了面没有生意经,聊的都是音乐和音响,每次都少不了美酒。我来蔡先生家两次,约访的时间都很晚,大约都是晚上十点钟,因为要到十点之后,蔡先生的工作才能告一段落,回家安心听音乐。虽然约访的时间晚,但蔡先生总会预先精选红酒醒好,大伙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聊音响,手边水晶杯里面晃荡着琼浆玉液,顿时间我也不像是来采访的编辑,也变成蔡先生听音乐、聊音响的朋友了。

 

 

我大致能理解从801D换到800D的原因,因为800D比起801D好推许多,而且质感也更好,可是我问蔡先生,怎么会越换越小呢?更何况蔡先生的聆听空间很大,不用怕大喇叭的音压塞爆聆听室,这四十周年纪念喇叭会不会换得有些奇怪?蔡先生说,答案都在声音的质感。当时鸣曲张先生提议,想请蔡先生听听看四十周年纪念喇叭,因为鸣曲张先生认为这款纪念喇叭的声音质地,比起800D还要好,蔡先生一听,心想怎么可能,就算是纪念喇叭,那么小的尺寸,摆在蔡先生家里的大空间,恐怕不够看吧?还有,如果我们不管四十周年的质感提升有多少,光是比较低音单体的尺寸,四十周年纪念只有单一7?中低音单体,再生低频的量感怎么和800D的双10?低音单体匹敌呢?

 

鸣曲张先生艺高人胆大,调音技术很出名,而且鸣曲卖音响有一个特别之处:几十年来卖的都是B&W喇叭,而且店里面的喇叭品牌就只有一个,独独只有B&W,所以当他听到四十周年纪念喇叭的声音时,心里面就已经有谱了。这款精致的纪念喇叭虽然尺寸看起来不太大,但是却很有实力。既然蔡先生已经从客人变成好朋友,基于好东西与好朋友分享的道理,说什么也要请蔡先生品评一下四十周年纪念喇叭。本来有些怀疑的蔡先生,看张先生这么有信心,就让喇叭送进试听室,果然一听中的,质感更上层楼,这四十周年纪念喇叭也就理所当然地留在蔡先生家里了。

 

小音量就能听见丰富的音乐内容

 

两次来访,时间都在晚上十点以后,晚上巷弄非常宁静,走入聆听室更是安静。因为背景噪音很低,所以不需要很大的音量,我们就能听见非常多的音乐细节。因为在宁静的空间当中,我们不需要拼命催功率,把音乐的力道压榨出来,相反的,蔡先生这里只需要很小的音量,就能轻松听见丰富的音乐内容。

 

 

好,现在您知道四十周年的质感提升,对蔡先生有多重要了!因为有独立的试听室,加上位居静巷,夜半时分聆听音乐,背景噪音极低,这是聆听空间先天上的好条件,再加上后天的配合。哪些后天因素的配合?鸣曲张先生的细心调整,加上合宜的声学处理,一点一滴累积出声音的好质感。

 

鸣曲张先生说,蔡先生的空间够大,但大多数人来这里,多会认为大空间加上水泥墙,空间残响比较长,需要做很多的吸音处理,鸣曲张先生并不这么想。张先生说:「我们花了很多的钱,投资在能够再生丰富音乐细节,还具备充沛音乐能量的音响器材上面,这好不容易重现的音乐细节与能量,怎么会一味的想用吸音处理空间,那不是把这些音乐细节和能量又都吸干了吗?」

 

高手出招,果然不同。以中南部透天厝的格局,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吸音重于扩散,否则RT60(空间残响)太长,肯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鸣曲张先生并不是不重视吸音,而是认为吸音适可而止,当残响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后,就要想办法扩散,这样才能调整出宽阔自然的音场,也才不会让吸音材料把得之不易的音乐细节吸掉。

 

增加聆听室的扩散效果

 

如果您看蔡先生空间里的摆设,四十周年纪念喇叭摆在离背墙颇远的地方,喇叭有很大的吞吐空间,仔细观察,您可以注意到喇叭并不是对称Toe-in,这不是没有摆好,而是鸣曲张先生来蔡先生这里许多次调整之后的结果。还有,请注意喇叭背墙的摆设,全部都是二次余数扩散板,咦?摆放的方式看起来好眼熟啊?啊!那不就和鸣曲店面的二次余数扩散墙一模一样吗?看来鸣曲张先生的「撇步」在于增加扩散,而且答案早就在鸣曲的店面已经摆得很清楚了!

 

 

请另外注意摆在二次余数扩散板上面的塑料板,那也是鸣曲调音的「撇步」之一。我曾经问过张先生,究竟那是什么板子,看起来好像Lego的凸起表面,材料也像是Lego,但是质地软一些。张先生说:「这是好东西,懂得怎么用,就有妙用,不懂怎么用,这就是一块普通的塑料板子。」唉,江湖一点诀,张先生用看似平凡的塑料板,就能搞出调音的秘技,张先生还试着在蔡先生空间里,找适当的地方摆放额外的秘方塑料板,并且A/B比对。我不知道塑料板的声学原理在哪里,但是张先生看对地方一摆,音场马上起了变化,而且是好的变化,原本以为已经很开阔的音场,变得更自然、更宽松。这么一小块板子竟然有如此妙用,我端详再三,参不透内中道理,但是张先生的摆放却颇有效用,很有意思。

 

想学张先生的招数吗?抱歉,我回家拿儿子的Lego绿底板,试着在我的喇叭附近摆摆看,说不定会有一样的妙用,但是很抱歉,我完全搞不出个所以然,至少和那天听到张先生弄出来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我猜是板子的材料不同,Lego板太硬了,而且面积不够,所以我没办法弄出效果,但张先生显然已经掌握其个中妙用,所以他搞得出调音的效果,而我这东施效颦倒是失礼了。张先生用的调音塑料板的原理不难猜,也是收反射扩散之效,但是如何反射?如何扩散?看来都是经验,再多来几次鸣曲,看看能不能偷学到几招。

 

搭配Transparent旗舰线材

 

张先生在蔡先生这里下了很多工夫,当然,那也是蔡先生肯按照好朋友的建议来处理,还有,蔡先生对器材确实够讲究,也具备很高的聆听敏锐度。聊起怎么越B&W喇叭会换越小,他说都是用听的。其实蔡先生并不是每一样东西都是越换越小,像是线材,本来蔡先生也不觉得需要用多昂贵的线,可是您看蔡先生这里,喇叭线用的是百万等级的Transparent,谁说蔡先生东西越换越小?这是Transparent旗舰啊!

 

 

怎么会换这么昂贵的顶级Transparent喇叭线?蔡先生说:「说来说去还不都是好朋友害的,没事拿一条这么棒的喇叭线来,也没说要买单,放了就走。」蔡先生边喝边聊,说鸣曲张先生就是懂得「下药」,如果事先知道喇叭线这么贵,他一定愿意买单,所以干脆直接拿来给他先听为快,几天之后再来拿回去,这一听不得了,蔡先生说声音的质感和能量感好太多了,说什么也拔不下来,就这样,又一次被好朋友「相害」,音响系统越「加」,等级越高了!

 


用上Chord旗舰前后级,搭配B&W四十周年,还有诸多Transparent顶尖线材,蔡先生这里的音响系统表现如何?我来听过两回,这是质感非常棒的音响系统,而且蔡先生的B&W升级之路,完全符合他听音响的要求,质胜于量,所以大港的801D,才会一路越走越小,走到四十周年纪念,可是在蔡先生的大空间当中,四十周年的中低音单体尺寸可能不够大,没问题,加个超低音就好。咦?藏在哪里?正面完全看不到啊?答案是藏在聆听座位后面,而且离聆听位置有些距离,如果不仔细寻找,还真的被沙发挡住,没办法一下子找到超低音。

 

超低音藏在后面

 

我说张先生真是艺高人胆大,超低音在较低的分频点时,已经没有指向性,所以基本上超低音不一定需要摆在正面,这样把四十周年配成2.1系统时,是可以想办法把超低音藏起来,可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把超低音摆在正面看得到的地方,至少和主喇叭是在同一正面,但张先生却想得到藏在后面,这样的2.1摆放绝对是奇招。我一直想:要怎么摆才会轻松、平衡、衔接自然?您知道,我本来没看到超低音的,只是觉得四十周年应该没有那么沈的低频延伸,所以才会问这里有没有超低音,但完全没有想到会摆在出人意表的地方,却听起来还是非常自然。

 

 

夜深人静,我们一行人与蔡先生品饮好酒,聆赏音乐,说实在的,我已经忘记音响的存在,蔡先生这里的音场开阔轻松,非常宁静的背景,让音符一颗颗彷佛漂浮在空中,愉快的跃动着。四十周年这对喇叭现在已经买不到了(除非找二手),在这么大的空间,音乐的气质却非常迷人,音场非常开阔深远,喇叭看起来不大,声音的密度却很好,我们不需要非常大的音量,就能听见干净、清晰、饱满的钢琴。如果是听弦乐四重奏,那琴弦的擦弦声细腻、轻盈,声部之间的和谐感真美。我还听了一些马勒,音量并不大,可是低频的延伸很自然,拜安静的空间所赐,即便音量不到爆棚,却依然有着很好的动态范围,不会错失马勒音乐当中的张力。

 

夜深了,该打道回府了,可是一路上回到旅馆,我还可以在脑海中回味B&W四十周年轻舞飞扬的模样。

 

本来我觉得从801D一路玩到四十周年,感觉上像是越听越回去,可是音响技术的演进,一步步雕琢出音乐细腻的质地,让蔡先生有这么特殊的音响之路,但听过这里的音响重现的音乐,这过程却又那么地合理。我不禁要:蔡先生的下一步要怎么升级?我想有人猜到答案了:鹦鹉螺!是的!但要怎么搭配?怎么全部重新来过?没问题,蔡先生有个「最佳损友」,就是鸣曲张先生,保证在这个得天独厚的透天厝当中,让蔡先生的音响之路更上层楼,我期待着下次来屏东听鹦鹉螺,再来和读者们分享蔡先生的音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