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音响」刘总编观点说】音响绵羊讲堂53:纯模拟黑胶、混血黑胶

作者:刘汉盛 阅读数:553 发布日期:2024-08-23

摘 要:坚持纯模拟黑胶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理想;而接受混血黑胶则是务实的。无论是理想还是务实,终归音乐至上。

1.jpg


根据2022年美国RIAA统计数字,美国唱片工业营业额是159亿美元,其中133亿美元是串流(84%),而实体唱片营业额只有17亿多美元(11%)。这17亿多美元由黑胶唱片与CD瓜分,其中黑胶唱片有12亿多美元(71%),连续成长16年,剩下的才是CD。2022年也是黑胶唱片从1987年以来,第一次「销售量」胜过CD,该年黑胶唱片销售量四千一百万张,而CD只销售三千三百万张。


从以上RIAA美国唱片市场的调查数字中,可以明显的看出黑胶这16年来持续成长,而且2022年已经越过死亡交叉,在营业额与销售量上双双超过CD,虽然其营业还还无法跟串流相比,但黑胶唱片在少数音乐爱好者(不仅是音响迷)中拥有一片天也是不争的事实。


黑胶为何会连续16年成长?怀旧、赶流行、好听、会增值、保存期长可能都是原因。如果是音响迷,喜欢黑胶唱片的原因可能集中在好听与增值这二项上。有关增值,网路上一大堆黑胶拍卖的市场价格相当惊人,当年300元买的进口古典唱片,现在有许多已经是10倍、百倍价格。只要有人渴求,黑胶唱片也是黑胶迷的一笔资产。


2.jpg


而在好听方面,就见仁见智了。从理论上看,黑胶唱片的动态范围输给CD很多,黑胶系统因为唱头、唱臂、唱盘、唱放所带来的「音染」也大过CD。然而,每个人都可以透过黑胶系统调整出一种「独特美好」的声音特质,我想这才是音响迷所谓「好听」的重点,也是黑胶系统迷人的地方。


长久以来,音响迷所谓的黑胶好听,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对纯模拟的信心上,所谓纯模拟就是录音时母带是模拟的,刻片时用模拟母带刻片,因为是纯模拟,所以好听。当然这种观念是「数位派」无法接受的,数位派相信呈现在眼前的规格数据,这且跳过不提。毕竟,听音乐有很大一部份是感性的世界,不是纯理性可以解释的。


3.jpg


最近10年,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混血黑胶,所谓「混血」就是制作黑胶唱片过程中,已经混入数位。例如,原始母带是模拟的,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复刻黑胶前要先转成数位,做适当的修复与Remastering,刻片时再将数位音讯转为模拟音讯驱动刻片机。目前几乎大唱片公司的复刻片都是采用这种做法,很少有纯模拟的。


另外一种是原始录音就是数位,刻片时将数位转为模拟音讯,驱动刻片机。从1980年以后大部分唱片公司都改采数位录音,所以这种混血黑胶唱片也很多。对于纯模拟派来说,数位录音刻制黑胶唱片毫无意义。不过少数1990年以后的录音也有刻意采模拟录音者,例如音响迷都有的那张Hugh Masekela「Hope」,录音时间1993年7月30日、31 日、8月1日,但却是采用模拟录音。


还有一种比较罕见,原始录音格式就是数位,但录音完成后却转成盘式录音带保存,刻片时以盘式母带驱动刻片机。Patricia Barber那张著名的「Cafe Blue 」录制时以Mitsubishi数位录音座录音,录好之后马上转成模拟盘带,刻片时就以模拟盘带去刻片。此外,Patricia Barber 的「Higher」更是刻意以DXD(32bit/352.8)格式录音,再将数位转为模拟去刻片,如果不说,谁听得出来?


如果唱片公司隐瞒事实,强调是以纯模拟来制作黑胶唱片,实则已经是混血黑胶,你听得出来吗?老实说我可能听不出来,就像Patricia Barber黑胶唱片一样,如果没有读过资料,我会深信那就是美妙的纯模拟黑胶唱片。


复刻唱片是目前新出版黑胶唱片中的主流之一,许多人会怀疑复刻版跟原版相比孰高孰低?其实这也不必比,复刻时母带的状况跟原版一样吗?复刻时所用的设备跟原版一样吗?复刻的工程师跟原版一样吗?制版、压片设备跟原版一样吗?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二者之间有差异是合理的,黑胶迷最好接受复刻跟原版不一样的事实。


如果想要买到真正纯模拟黑胶唱片,最好是从1980年以前出版的二手黑胶唱片中搜寻,当时是模拟时代。不过要提醒你,Telarc唱片虽然创立在1977年,但他们一开始就是数位录音,他们是以数位录音来刻制黑胶唱片的,日本Denon唱片也是如此,当时也没听说有人嫌。而1980年代以后也有标榜纯模拟黑胶唱片者,但那毕竟是少数。


坚持纯模拟黑胶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理想;而接受混血黑胶则是务实的。无论是理想还是务实,终归音乐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