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汉丞 图:蔡维峻 阅读数:572 发布日期:2025-02-10
2023 年总编才刚收编日本 final D8000 Pro 平面振膜旗舰耳机,作为 Sony、Pioneer 耳罩式耳机以外的第三款参考耳机,没想到 2024 年底就看到全新 D8000 DC 耳罩式耳机,原本以为 final 改朝换代太快,没想到是总编动作慢,前一代的 final D8000 与 D8000 Pro,已经问世七年,final 累积了好一段时间,才将平面振膜耳罩式耳机的技术,提升到新的制高点。
七年时间累积的技术进化
拿到新的 D8000 DC,直觉看起来外观变化不大,比较明显的差异是耳垫的厚度增加,而 D8000 DC 强壮的金属框架,依然看起来相当壮硕,我想 final 是刻意维持相同的工业设计元素,外观看起来差异不太大,但是内中的技术却大幅进化。
D8000 DC 的技术层面真的有大幅度进化吗?刚拿到 D8000 DC 在手中把玩,其实并不觉得太伟大,可是真的试听过后,才感受到 D8000 DC 明显的声音表现提升,说实在的,我与编辑部共享前一代的旗舰 D8000 Pro,已经觉得「差不多」打遍天下无敌手,只要耳扩够力,D8000 Pro 已经超强了,新推出的 D8000 DC 会听得出明显差异吗?
您看,就连总编要试听 D8000 DC 之前,都会怀疑 D8000 DC 是不是能明显胜过 D8000 Pro 了,而且 D8000 DC 价钱还比 D8000 Pro 更贵,而同时推出的 D8000 DC Pro,还要比 D8000 DC 贵快两万,如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原本的旗舰 D8000 Pro 已经很棒了,又何必去追最新的 D8000 DC?
价格提升差不多与通膨速度相当
其实以间隔七年才推出的新旗舰耳机,D8000 DC 价格提高的幅度,并不算高,旧版的 D8000 参考售价是 129,000 元,而新版的 D8000 DC,参考售价开 139,900 元,只多了一万出头,以过去七年时间的全球物价通货膨胀来比较,D8000 DC 并没有涨价涨得太离谱,甚至比温和的通膨率(每年 2%)还低,所以,即便在看到 D8000 DC 参考售价时,感觉有点贵,可是想想物价的涨幅,final 并没有漫天开价,不过将近十四万的平面振膜耳罩式耳机,确实不能说是便宜的产品。
当然,以 D8000 DC 的身价,绝对不是走超值路线,而是要追求「最佳音质」的顶峰,问题是 D8000 DC 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光用看的,绝对不能理解 D8000 DC 有多强,但是总编还是要讲一下 D8000 DC 的技术精华。
「Da Capo」从头开始设计平面振膜
为什么 D8000 DC 的型号字尾多了「DC」? final 原厂说是「Da Capo」的缩写,这是音乐术语,意思是「从头开始(再演奏)」,final 说,他们经历七年时间累积经验,决定从头开始审视 D8000 与 D8000 Pro 的技术内容,虽然我们看到新的 D8000 DC,外观变化不大,技术核心也没变,实际上内容却大幅度更新。
D8000 DC 的核心技术是什么?平面振膜!去年我把 D8000 Pro 纳入参考耳机,也是冲着平面振膜而来。平面振膜耳机有什么好处?相对于动圈式锥盆振膜,需要音圈与音圈套筒,而平面振膜因为把线圈印在振膜表面,少了音圈与音圈套筒,质量更轻,重现丰富的中高频与音乐细节,效果更好。
平面振膜中高频好,低频很难赢过动圈
可是总编怎么一直用动圈式耳机,一直到 D8000 Pro 才纳入平面振膜耳机?因为模拟 的技术有一好就没两好,平面振膜虽然少了音圈与音圈套筒,质量更轻,细节更多,听感也更轻松。
但问题来了,平面振膜不耐操,如果要重现雄浑猛爆的低频,振膜很可能会触底,碰到磁铁引擎或耳机框架,造成失真,所以平面振膜虽然细节多且听感轻松,但是低频表现很难与动圈式耳机相提并论。
当然,这里讲的是很久以前的事,大约十年前开始,许多平面振膜的耳机品牌出现,象是 final、Audez 与 Hifiman,他们都是做平面振膜,而且不是静电耳机,都强调拥有平面振膜漂亮的中高频,同时兼顾动圈式单元 的强劲低频,而各家技术内容不同,可说各有千秋,总编三种都试过,最后选择 D8000 Pro。
进化版的独家「AFDS」
那么新来的 D8000 DC 如何?核心技术依然是 final 独家「AFDS」,全名是 Air Film Damping System,后面两个字容易懂,就是阻尼系统,前面的「空气薄膜」那就不容易理解。既然是空气(air),怎么会变成薄膜(film)?
final 的设计是在铝合金振膜的前后,加上两块薄薄的金属片,在金属片上面打洞,当振膜前后运动时,推动空气,金属片上的孔洞,会同时产生空气阻尼,避免振膜碰触到磁力引擎或耳机框架,所以 AFDS 可以在激烈操驾耳机的时候,让平面振膜可以重现雄浑的低频,同时靠阻尼避免失真。
空气膜的阻尼重新设计
新的 D8000 DC,之所以说 Da Capo 从头开始设计,就是重新检讨 AFDS 的技术内容,针对振膜前后的金属片,实验不同的孔洞设计,调整 AFDS 的阻尼效果。
有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止,平面振膜的线圈是印在铝合金振膜表面,前后有磁力引擎,带动振膜前后往复运动,产生声波,可是磁铁本身的物理体积,会阻挡部分的声波,影响音乐再生的开阔感,所以 D8000 DC 的磁铁配置,去除了靠近耳朵一侧的磁铁,调整磁力引擎的配置,这样可以让振膜对应耳朵的开口率提升 70%,这是很有创意的技术设计变革。
精密加工是好声关键
AFDS 全新的设计,可能是研发 D8000 DC 最困难的部分,接下来的设计,大都是围绕着 AFDS 转。譬如固定平面振膜的耳机框架,看起来变化不大,实际上也是 Da Capo 的重新设计,铝镁合金 CNC 精密车制的部件,再以螺丝严密锁定。
这些是 final 相当有特色的机械设计,因为这些部件不仅经久耐用,而且就算使用者真的不小心暴力用坏,final 都可以提供修理更换的金属部件,确保耳机可以用得长长久久。
日本神奈川工厂手工制造
耳机框架的重要性,就像音箱固定单元 的障板,要够硬,要不与振膜产生谐振,final 的设计完全是硬碰硬,走精密加工、手工治具准确组装,这部分考验的是加工水平,而 final 之所以让人放心,就是 D8000 DC 都在 final 日本川崎工厂手工制造。
现在的耳机品牌,经常是找代工厂制作,很少人经营品牌同时投入工厂,因为研发是一次性的投资,而生产是每天实打实、硬碰硬的经营,生产线上的人如果有个闪失,产品就可能有瑕疵,从制作过程到后期品管,每一处都是硬功夫,偷懒不得,final 确实是有坚持的公司,不仅投入研发,还强调制造工艺,如此经营品牌的精神相当令人佩服。
全新日本和纸材料耳垫
从外观上来看,D8000 DC 明显的改变是耳罩,final 说他们使用日本和纸制作新的耳罩,厚度比前一代增加 1.5 倍,也就是多了 50%,这部分肉眼很容易看得出差异。
换上日本和纸材料的耳罩,好处在哪里?假如讲的是声音,我就会觉得是营销语言,不过 final 讲的重点却让我不得不服气,人家说和纸材料的耳罩,具备透气、防潮、抗菌、除臭等特性,这样讲厉害了吧!
和纸实用的透气、防潮、抗菌、除臭
假如佩戴 D8000 DC 好几个月,不会留下汗臭味或是皮肤的油垢味,这 D8000 DC 的和纸耳罩,就值回票价了!所以,和纸材质的耳罩虽然可能与声音有关,但是最重要的物理特性,是为了透气、防潮、抗菌、除臭,完全实用。
我都想问 final,以后会不会帮上一代的 D8000 或 D8000 Pro,推出新的和纸耳罩更换部品,那我也要买来帮自家 D8000 Pro 升级。
既然是旗舰耳机,D8000 DC 给的配件包括 4.4 mm Pentaconn 平衡端子与XLR 平衡端子耳机线,4.4 mm Pentaconn 长度为 1.5 公尺,而 XLR 版本为 3 公尺,原厂标配的耳机颇为粗壮,两股绞绕看起来很威,这两条线平常当然只会用其中一条,另外一条就可以放在 final 附上的专用手提箱,稳妥地收纳。
好听只有一个关键:推得好
关于 D8000 DC 的技术特点,大致描述至此,接下来要讲试听的实战,其实重点只有一件事:只要能好好驱动 D8000 DC,肯定是您听过就难忘的平面振膜耳机!
D8000 DC 难推吗?真的难推,效率仅有 90 dB,假如我告诉您,上一代的 D8000,效率是 98 dB,光用这个规格一比较,您就知道 D8000 DC 有多难推了,所以,当我用 Macbook Air 搭配水月雨 Moon River 2 USB DAC 时,推起 D8000 DC 就很辛苦,即便 Moon River 2 是相对增益比较高的 USB DAC,可是音量催得太大,虽然推得出音压,音色就变粗了,代表没能把 D8000 DC 推出应有的实力。
想办法制服 90 dB 效率的耳机
运气好,编辑部来了 Luxury & Precision EA4 真空管耳扩,176 种音色变化,最大输出功率 7500 mW@ 32 欧姆,输出最大增益可达 13.8 dB,有了 EA4 来搭配 D8000 DC,可就好玩了,因为耳扩的驱动力几乎是无限,只要能把 D8000 DC 推得出来,这款技术全面翻新的平面振膜耳机,就超级厉害了。
怎么个厉害法?我必须说,D8000 DC 很耐操,可以催得很大声,只要推得好,D8000 DC 声音相当开阔,就像将音箱挂在耳朵上面,即便音像很近,但依然维持相当程度的空间感,开阔度明显胜过前一代的 D8000。
不过,当我在办公室听 D8000 DC 时,全办公室的人都知道总编在听什么音乐,尤其是听摇滚乐时,根本不用特别注意,就知道总编在听 Guns & Roses 了!D8000 DC 开放式耳罩的设计,「透声」的效果很好,说 D8000 DC 根本就像「挂在耳朵上面的音箱」,讲的就是就是这件事。
根本就象是「挂在耳朵上的音箱」
我平常很少开这样的音量听耳机,即便是其他开放式耳罩,音量开得大一点,大概办公室的人知道正在试听耳机,有声音,但不知道在听什么音乐,顶多知道是摇滚、爵士还是古典,却无法辨认音乐,可是听 D8000 DC 的时候,实际的聆听音量,差不多办公室里每个人都知道我在听什么曲子。
D8000 DC 真的要开这么大声才会爽度够吗?其实小声听,D8000 DC 轻松又开阔的模样,也很让人喜爱,可是能够将 D8000 DC 开得那么大声,还能听得心满意足,代表 D8000 DC 的失真很低,所以即便贴着耳朵,大音压也不觉得有紧绷感或压力,您就知道 D8000 DC 有多厉害了。
跟编辑部原本的 D8000 Pro 比起来如何?D8000 Pro 还是很棒,可是要讲起大音压聆听的轻松感,那就输给 D8000 DC 了,总编会不会想升级?会,但是因为 D8000 Pro 才入手一年,现在就换,实在有点舍不得,可是 D8000 DC 展现全新旗舰平面振膜耳机的英姿,可真令人向往啊!
大声还耐听,代表失真超低
要如何判断 D8000 DC 是不是有推好?简单,就是尽情催大音量,假如您有「音箱挂在耳朵上听音乐」的感觉,周围的人都知道你在听什么音乐,而这样的音量还能让您专注地听完曲子,那就是能够把 D8000 DC 推得好的耳扩。
我用 EA4 来推,并没有都设定最大增益 13.8 dB,大部分时间是设在 9.2 dB 或 8.4 dB,可以把 D8000 DC 推出雄浑的低频,同时兼顾中高频音色的细腻度,至于 D8000 DC 的音乐细节表现,之前已经讲过了,平面振膜耳机比起动圈式耳机,重现音乐细节的物体特性更好,一旦您听习惯 D8000 DC 这种平面振膜重现超丰富音乐细节的表现,很可能就回不去了,我之前会纳入 D8000 Pro,原因就在此,不论音压大小,中高频丰富又轻松的细节重现,可真是迷人。
低频可以与动圈比拼平面振膜耳机
|
那么 D8000 DC 更强在哪里?除了超低失真可以重现庞大音压之外,低频的量感与力度,都明显更上层楼。我想举 Michael Jackson 专辑「Dangerous」为例,开场的「Jam」煞是猛爆,D8000 DC 重现清脆爽朗的中高频,低频段虎虎生风的力道,却能与动圈式耳机分庭抗礼,我不得不说,平面振膜耳机在中高频重现的能力,接近 D8000 DC 者还有敌手,可是在低频段的量感与冲击力道,新一代的 D8000 DC 可说达到全新的制高点,很强!
又象是听「Black Or White」,开头的音乐是反向录音,演一段老爸叫儿子把音乐开小声,但儿子不肯,放入卡带,把音乐操到最大声,讲声「eat this」,随后是电吉他的 Funky 节奏,加上猛爆有劲的摇滚乐团,电贝斯的颗粒在 D8000 DC 上面,颗粒又凸又跳,声线拉出漂亮的线条,断音则与电子鼓强化节奏感,后段的双大股,低频快又猛,电吉他的破音更麻,我以前不会想用「Black Or White」这种音乐来是平面振膜耳机,这 D8000 DC 在低频的表现,可真是超出我的想象。
要空间感,可以收敛一些增益
还要用什么音乐来讲 D8000 DC?因为我用的是 EA4 真空管耳扩,176 种增益变化,可以推出 D8000 DC 各种不同样貌,当然,增益太低,还是没办法把 D8000 DC 推好,可是设定适当的增益,差异就在中高频音色的细腻度:更大的增益,D8000 DC 的低频更威猛,如果适度降低增益,可能会让 D8000 DC 的低频量感收敛一些,可是中高频的细腻度会更好。
|
象是听爵士乐,我就会设定小一点的增益,以 EA4 来说差不多是 8.4 dB,这样来听 Bill Evans 的「Waltz for Debby」,「My Foolish Heart」那种小酒馆录音的现场,Hi-hat 细碎的敲击声响,鼓刷细腻的动作,稍微收敛一点耳扩增益,D8000 DC 的现场感更好,小酒馆里面顾客的咳嗽声,以及杯盘碰撞的细微声响,都强化了现场录音的听感,而 D8000 DC 在耳际呈现沈浸感十足的聆听空间感,可说是大型耳罩耳机的声音魅力所在,轻松又开阔的空间感,可把耳塞式耳机远远抛在后方啊。
增益匹配微调 D8000 DC 的细节质地
|
以 D8000 DC 可以大声操驾的性能,拿它来听管弦乐当然是一大享受,但我最后一张想提的唱片,是皮耶丝、杜梅与王健合作的「莫札特钢琴三重奏」,听 K.502 的第一乐章。
简单的钢琴三重奏,D8000 DC 在耳边重现清楚的音像定位,钢琴开场,凝聚在中央,大提琴拉奏长音铺底,小提琴断奏的应答,大提琴跟着钢琴一起弹跳着,D8000 DC 把三件乐器的定位,宽松地在耳边重现,彷彿在眼前凝聚出具体而微的钢琴三重奏样貌,相当漂亮。
音乐沈浸感让人回味无穷
就技术的层面,final 新推出的 D8000 DC,将平面振膜耳机的技术拉到新的高度,相当厉害,可以明显听出与前一代旗舰 D8000 Pro 的差异,当然,D8000 DC 也有新的难题,那就是变难推了,可是,只要您配上推力够大的耳扩,D8000 DC 就能展现旗舰平面振膜耳机的英姿,而以大音量聆听 D8000 DC,其音乐聆听的沈浸感,听过了就很难忘记,真是回味无穷啊!
器材规格
D8000 DC
产品代码:FI-D8DPAL
外壳:铝镁合金
驱动单元:AFDS 平面振膜单元
线材:黑色 OFC 无氧铜线材
灵敏度:90 dB/mW
阻抗:50 Ω
重量:431 g
线材端子及长度:4.4 mmφ标准插头型(1.5 米)/ XLR 插头型(3.0 米)
建议售价:$139,900 元
台湾总代理:世货
电话:(02)8768-2787、(02)8768-1121
网址:https://www.g-good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