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音响论坛」刘总编观点说】音响绵羊讲堂44:难以捉摸的残响时间

作者:刘汉盛 阅读数:2321 发布日期:2024-06-15

摘 要:Reverberation Time(残响、混响、余响时间)这个名词也是音响迷朗朗上口的专有名词,它有严格的定义,不过在音响迷口中,「残响时间」已经转化为较像「形容词」,用它来形容听感。

2.jpg


Reverberation Time(残响、混响、余响时间)这个名词也是音响迷朗朗上口的专有名词,它有严格的定义,不过在音响迷口中,「残响时间」已经转化为较像「形容词」,用它来形容听感。


残响时间的定义是RT60,也就是当一个音源发出后,其音压(Sound Pressure Level)衰减60dB所需要的时间。老实说这样的定义对于专业人员来说有其意义,但对于音响迷而言,什么是衰减60dB呢?这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大部分音响迷来说,聆听空间内听起来比较活、比较死、比较干、比较明亮、比较涩,比较有水份、比较甜、比较有光泽等才是常用到的听感形容词,而这些听感形容词其实也跟RT60残响时间有关。


为何是衰减60dB而不是50dB、70dB甚至80dB呢?有说法是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的最大音压平均约为100dB,而音乐厅的背景噪音(音乐厅本身加观众)大约40dB,所以取60dB音乐动态范围作为量测残响时间的依据。至于真正原因,可能要问RT60的创始者Wallace Clement Sabine(1868-1919)了。


残响时间的长短与空间的大小、形状、空间内各种吸音材料、家具的分布有关。空间越大,残响时间越长;空间越小,残响时间越短;吸音材料越少,残响时间越长;吸音材料越多,残响时间越短。想要精确量测RT60,ISO有详细的条件要求规定。


由于RT60最早是用来量测如音乐厅的大型空间,现在有些人认为这个量测法不适合用在小空间(如家里的聆听空间),所以有以其他量测方式取代,例如REW就有T20(衰减20dB)、T30(衰减30dB)、EDT(Early Decay Time,衰减10dB) ,依照不同背景噪音值做选择,再来乘以3倍、2倍或6倍,借此来得到RT60。不过,一般的说法还是以RT60代表残响时间。


音响迷能否自己在家里量测RT60呢?也是可以,只要有校正过的麦克风、有REW量测软体,就可以量测RT60。一般音响迷也可以用Impulse Response来观察直接音、早期反射音在时间轴上的分布状态,据此了解声波在聆听空间中的扩散是否良好,也可看出RT60。


问题是,量测RT60必须在环境背景噪音很低的状态下,才能量测到比较可信的数字。而一般住家的环境噪音很难控制在40dB以下,量测结果很容易受到背景噪音的影响。不说音乐厅的严格背景噪音值规范,就以美国、英国、欧洲等学校教室量测RT60的背景噪音值来说,都要求在背景噪音值小于40dB(A)或小于35dB(A)的条件下量测。


3.jpg


即使量测出RT60数字,到底音响迷有没有足够的经验去判断多长的RT60适合自己聆听音乐呢?说到底还是要靠经验与自己的偏好。所以,大部分音响迷都是以自己的经验值来判断聆听空间内的残响时间是否适当。


音响迷可能有去过音乐厅听古典音乐的经验,这类音乐厅的残响时间大多以2秒为普遍接受的RT60(1.5-2.4秒)。请注意,所谓2秒并不是从20Hz-20kHz都是一律2秒,而是中心频率(500Hz或1000Hz)为2秒,频域越高残响时间慢慢缩短、频域越低残响时间慢慢增长的分布状态。这样的残响时间分布被认为是音乐厅好不好听的要素之一。如果是歌剧院,因为要求歌唱的清晰度,残响时间可能会缩短到1.5秒。而小型室内乐演奏厅大约是0.9-1.4秒。


那么,音响迷的聆听空间残响时间大约要多少才是适当呢?非常难说,因为残响时间的长短跟聆听空间的大小有关系,聆听空间较大者需要较长的残响时间,聆听空间较小者需要较短的残响时间。我推测家里的聆听空间如果在五、六坪左右,残响时间可能要低到0.3秒。更大的聆听空间残响时间可能容许到0.6秒。问题是,什么是0.3秒?什么是0.6秒?


如果没有量测工具,音响迷要如何判断聆听空间的残响时间适不适合?用自己的耳朵听,不过难免会受到长期居住环境的习惯影响,例如长期住在比较吵的环境中,可能会比较能接受较长的残响时间。反之,长期住在安静环境中的人,可能会比较喜欢较短的残响时间。我的建议是在聆听空间中以平常音调讲话,不能听到有尾音,但也不能干,更不能觉得讲话吃力。如果讲话觉得轻松又清晰,还带着丰润,那可能就是你想要的残响时间。


残响时间的长短跟频率响应曲线一样,都是影响声音好不好听的要素之一,虽然难以捉摸,但还是要想办法以居家空间的家具、物品、吸收、扩散来达到自己想要的听感。


推荐商家

更多